top of page


孙中山
武昌起义推翻满清












(1)广州起义:(黄花岗起义)
1911年4月27日(宣统三年)由同盟会发动。多次起义中规模最大。这是孙中山领导的第十次起义。
在中日甲午战争之后,国家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性质越来越严重,人们再也无法忍受列强的剥削开始反抗。孙中山作为革命派的领袖登上了政治舞台。1911年4月27日,黄兴等率领革命党人在广州发动起义,两广总督衙门,经过一天一夜的抗战最终还是失败。
这次起义由于敌我实力悬殊,加上士兵士气不足,最终还是以失败告终。但与此同时我国英勇抗敌的战士留下了“黄花岗七十二烈士”的光荣称号。那72具烈士的尸体被合葬在黄花岗。和在孙中山为代表的领导下我们成功打击了清政府和外国列强,还为武昌起义成功做了铺垫,使得革命派的经验更加丰富,更使民主共和深入人心,革命的群众基础更加壮大。
(2)多次起义失败:
由于敌我实力悬殊所以在武昌起义前进行了多次起义,并且都均宣告起义的失败,除外部原因外还有内部原因,由于屡战屡败同盟会内部也开始产生矛盾,在内忧外患的情况。在所查资料中显示最大原因是因为“保密工作”没有很好的完善所以才导致多次的失败脱离群众和缺乏经费,但不管怎样这一系列起义的失败都推动了历史的进步,都一定程度的挽救了国家的危机,在国家处于危险的状况下解决了一次次危机。虽然一次次失败但仍然没有熄灭人民渴望民主自由的心。

bottom of page